在很多人的購車過程中,安全氣囊的數(shù)量是他們衡量汽車安全性能的一個指標。 擁有8個安全氣囊,就像擁有了一件“復活甲”,非常值得驕傲。 不過,這里還有一個矛盾點,就是不管有多少安全氣囊,都只能引爆一次。 我們去4S店看展車的時候,總不能要求銷售人員把安全氣囊引爆,給我們看效果。 所以,對于安全氣囊的配置,大多數(shù)人關注的,也只能關注安全氣囊的數(shù)量。
其實對于一輛車的安全來說,安全氣囊的數(shù)量是一方面,安全氣囊的質量更重要。 如果一輛車配備20個安全氣囊,單從安全氣囊的數(shù)量來看,這絕對是一個超級豪華的配置,但是一旦遇到緊急情況,這20個安全氣囊就像是飛來飛去,有的還會隨意爆開。 它們在完全充氣之前就放氣了; 有的渾身是氣,隨時待命救人,卻走丟了,找錯了地方; 有些在后擋風玻璃的側面為您安裝了安全氣囊,并且安全氣囊性能完美。 但它根本不起作用。 因此,在關鍵時刻,能夠幫助人們挽救生命的往往是安全氣囊的優(yōu)良品質。
在了解安全氣囊好壞之前,我們首先要了解安全氣囊這個“大氣球”是如何工作的。
當我們駕駛的汽車在路上遇到突發(fā)情況,受到一定的碰撞力時,安全氣囊系統(tǒng)會引發(fā)類似于隱藏在車內的微量炸藥爆炸的化學反應。 其中的微量元素主要是“氮化鈉”。 或硝酸銨等物質”。這種“爆炸”是瞬間發(fā)生的,安全氣囊可以瞬間膨脹彈出。在駕駛員身體部位與車內部件接觸之前,它會及時展開保護 駕駛員的主要部位,當駕駛員的身體部位接觸到安全氣囊時,安全氣囊所示的氣孔就會開始排氣,從而起到鋪墊的作用,減少對身體的沖擊,最終達到減輕的效果 傷害和挽救生命。
我們要提一個新的概念:氣囊分類。 我們舉個例子,就是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發(fā)生碰撞,安全氣囊內的物質會迅速分解,然后產(chǎn)生大量氣體將安全氣囊充滿。 安全氣囊在短時間內打開可以挽救人的生命,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另一個問題:那就是安全氣囊打開的瞬間所帶來的驚人的爆發(fā)力。 如果我們在開車的時候座位不對,或者沒有正確系好安全帶,那么當安全氣囊爆炸的時候,很可能直接抽到我們的臉上,鼻青臉腫; 如果司機還有點近視,戴在臉上的眼鏡也能瞬間被安全氣囊震碎,進而對我們造成二次傷害。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一級爆轟氣囊。
二級燃爆氣囊就是在一級燃爆氣囊的基礎上升級得到的,為的就是解決這種事情。這種二級氣囊內部加入了可分級充氣或釋放壓力的裝置,防止一次突然燃爆產(chǎn)生的巨大壓力對人體造成傷害。這種二級氣囊在發(fā)生燃爆的時候,第一次只產(chǎn)生40%左右的氣體容積,對駕駛者的頭部移動產(chǎn)生緩沖的作用,這之后,第二次燃爆會產(chǎn)生剩余的所有氣體,達到氣囊的最大壓力。我們簡單舉個例子來說:當車輛發(fā)生碰撞事故的時候,二級氣囊會根據(jù)車子的速度、碰撞的力度、安全帶的使用等多個方面來考量氣囊燃爆的力度,當它檢測到車速并不快、碰撞的力度也不大的時候,它可能就來個一級燃爆,保護我們一下就好了;但是當它檢測到碰撞力度很大,駕駛員的身體前傾趨勢非常明顯,一級燃爆完全沒有對其運動造成任何減緩,那這個時候二級燃爆就開始工作,加大力氣來保護駕駛者。
二級氣囊一般都使用在豪華車上面,其人性化的設計必然帶來高昂的成本。目前市面上一級氣囊的價格大約在兩三千元,而二級氣囊的售價則高達上萬元。所以,單從氣囊來說,雖然數(shù)量上是一樣了,但是在氣囊的內在上還是有巨大的差距的。豪華車上搭載的8氣囊和我們使用的代步車上使用的8氣囊,可能并不相同。